還記得當初那個因為疫情而封城的湖北嗎?如今,在國家和人民群眾的一同努力下,終于恢復了正常秩序。疫情后的湖北,更是在新基建上頻頻發力。
最近, 根據公開信息,湖北襄陽市中心城區智慧燈桿建設項目審核已通過,該項目總投資為約為15.95億元,將建設智慧燈桿數量約14946套。
同時,湖北武漢市也將投資約3.57億在智慧城市基礎平臺(一期)項目建設及服務當中,目前該項目正處于招標階段。
那么,疫情后的湖北為什么要花重本投資建設智慧燈桿項目呢?智慧路燈桿對于城市的發展,到底意味著什么?
一、從今年的疫情來看,智慧燈桿在其中起到的重要的防控作用。
疫情期間,全國多地利用智慧燈桿有效監控和控制疫情。
例如,武漢市東西湖區就利用智慧燈桿的功能應用,進一步提高疫情期間的監管力度和監管效率,有效控制在此非常時期的人群集聚。
武漢如何利用智慧燈桿防疫?
1)通過智慧燈桿的廣告屏、數字廣播等,及時發布武漢市疫情宣傳口號;
2)通過智慧燈桿監控上的人臉識別功能,實時掌握入園人數和現場情況;
3)通過紅外攝像頭,一旦發現高熱體患癥患者,設備迅速抓拍照片上傳系統。
顯然通過這次疫情,各大城市也開始意識到,智慧燈桿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對城市的路燈桿進行升級改造。
而一些具有智慧燈桿軟硬件研發實力的智慧燈桿企業,如華體科技、信盛科技、方大智控等,也在不斷研發智能應用和創新解決方案,滿足社會在不同應用場景/領域上的發展需求。
二、從城市的整體發展來看,智慧燈桿是構建智慧城市的重要入口。
目前來看,智慧燈桿在城市的建設中主要有兩個大趨勢:一是推進多桿合一,二是構建“智慧物聯”。而這兩大方面恰好對城市的基建升級和產業結構升級有著重要的意義。
01、一推進多桿合一 ,促進城市基建升級
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多桿林立”現象越來越嚴重,其技術、規劃、建設和運維的標準不統一,不僅影響了市容市貌,還導致了重復建設、重復投資、系統不共享、管理難度大等問題。
這一些問題的存在,將不利于后續城市的升級改造。而多桿合一的智慧燈桿,將集成多樣化功能、多項桿類于一身,可實現共建共享。
一方面,面對“多桿林立”的亂象,智慧燈桿除了能整合城市道路的桿體,提升市貌市容,消除安全隱患之外,其取電、入網等中繼功能還可以有效節約了城市寶貴的土地資源、建設資源、能源消耗等。
另一方面,目前,城市中的桿體都分屬不同主管部門,容易形成管理亂象。而多桿合一后,可搭載一體化的智慧城市管理平臺,促進城市管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細、被動處理向主動發現、由應急處置向日常監管轉變。
02、構建“智慧物聯”,促進城市產業升級
構建智慧城市物聯網環境,是智慧燈桿另外一個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正逐漸進入快速增長期。智慧燈桿作為城市大數據的重要入口,能夠更高效、更節約、更全面地收集來自城市的數據信息,為進一步對城市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創新運用提供充足的數據資源,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如今,智慧安防、人臉識別、5G商用、無人駕駛、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行業領域的推廣使用,都需要由智慧燈桿搭建的平臺做基礎,最終為智慧城市提供大數據共享服務,促成萬物互聯。
當前,河北雄安新區正在開展車聯網和智能交通示范項目建設。在今年6月開放的車路協同場景體驗示范區中,雄安新區對原有路燈桿改造為多功能智慧燈桿,并部署由攝像頭、激光雷達組成的感知體系,構建邊緣計算與云計算協同的數據處理中樞,實現車路協同,無人駕駛等技術。
雄安新區車聯網和智能交通示范項目
前段時間,廣東出臺政策將打造若干個“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園區,產值超千億。其中,以智慧燈桿為載體的5G網絡建設是當中的重點基礎建設之一。
而近日,廣東首個華為云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在松山湖光大We谷產業園上線,將加快東莞制造企業工業互聯數字化轉型。
智慧燈桿云認為,總體來說,智慧燈桿產業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一方面,城市的發展需求,如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5G建設、新基建的浪潮等,推動著智慧燈桿產業的高速發展。
另一方面,智慧燈桿的建設使用,如多桿合一、智慧物聯等,也將為城市發展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打造堅實的基礎。
本文地址:http://www.rfplasticsheet.com/html/2020/hangyexinwen_1102/1470.html